古時藥店多設于街市。醫院、診所里設藥店者不多,中藥店又稱國藥店或國藥號。藥店是人們配方售藥之所,古時常有醫生侍診,這種醫生俗稱坐堂醫生,是由店之聘請社會上有一定名望的醫生為其店坐堂,以方便患者,擴大生意。何謂稱其坐堂醫生,因當時藥店多以“堂”稱,如北京同仁堂,杭州胡慶余堂、紹興震元堂等,亦有以“齋”、“室”、“鋪”稱者,如丹成齋,春光藥室,同德藥鋪等。藥店命名,不同于一般商賈招牌,其含義之深廣別有妙趣,現條述如下:
(一)標長壽延年之義:延年益壽為人們所向往,為了迎合人心,并倡明本店首在使人長壽延年故以長壽延年之詞美其店名如延齡堂、鶴年堂、大年堂、震元堂、長春堂、壽林堂等。
(二)明濟民救苦之旨:藥店售藥以濟民療疾,以救病貧之苦,雖有以商店買賣形式經售,然與一般商賈唯利是圖有別,故突出了藥店的特殊性,以此命名的如廣濟堂、濟生堂、宏濟堂、保善堂。
(三)倡仁義道德之風:售藥古今有真假,藥之真假,直接影響疾病的治療,輕則于病不效,重則傷生害命,因此在古時要人講究仁義道德,藥店尤為重要,使人們信賴,如仁德堂、至善堂、咸德堂、義德堂、同仁堂、廣德堂、廣生堂等。
(四)用地名店址為名:以地名為店名者,往往這個地名有一定歷史和社會影響,為人們所熟悉者,這樣使人們按地名覽藥店,似有店址為名之意。如大山堂、永安堂(永安巷處)文昌堂(文昌閣處)等。
(五)其它:有的命名不一定按上述數條,有請有學問的人,象人取名一樣取的,如知一堂、天一堂、天生堂、保和堂、光裕堂等,有的以某一件有意義的事而取,有的以自己名字某一志向而取,各式各樣,不勝枚舉。
藥店命名之后,多請書法家或名家題簽后制為匾額高懸店堂之上,其制作之精美可知此店之富有,故被譽為店之眉目。
古代中藥店怎么命名?
2025年03月1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