捏脊療法主要是通過捏、提等按摩于法作用于督脈和膀胱經。中醫認為,人體背部的督脈總督一身陽氣,膀胱經為臟腑背俞穴所在,通過捏脊刺激督脈和膀胱經之,可達到調理臟腑、增強體質的目的。專家介紹說,該療法比較適合于脾胃虛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、厭食、慢性腹瀉、嘔吐、便秘,或者肺氣虛引起的慢性咳嗽、哮喘緩解期等慢性疾病,尤其適合兒童。
人體的脊椎共34節,頸椎(C)7節,胸椎(T)12節,腰椎(L)5節,骶椎(S)5節,尾椎(S)5節。頭部和背部的正中線是督脈,脊椎是督脈經循行的一部分。督脈者“總督”之意也。督脈是整個經絡之綱領,刺激督脈穴可以影響內臟和全身,內臟機體的病變也能反映到督脈相應部位。如頸C1~胸T:主治上焦病即心、肺、心包疾病;胸T1~T12:主治中焦病即肝、膽、脾胃疾病;腰L1~骶S3:主治下焦病即腎、膀胱、大小腸、生殖系統疾病。脊柱由骶骨向上至頸椎第7節,幾乎每個脊椎節段分布一個穴位,由長強穴至大椎穴共14個穴位,脊柱正中線旁開五分為華佗夾脊穴,再旁開1.5寸(即督脈旁開三橫指)是足太陽膀胱經俞穴,自上而下由大杼穴至關元穴共分布16個穴位,捏脊按摩術就是在脊背部這些腧穴較多的部位進行操作。
捏脊按摩術,其操作方法如下:囑患者俯臥,全身放松,術者站于一側,一般常用捏三提一法即三捏是三捏華佗來脊穴,一提是一提督脈俞穴,由長強穴至大椎穴,自下而上依次照穴提捏,然后用揉推法推足太陽膀胱經腧穴,自上而下從大杼穴至關元穴,左右兩側同樣按摩,連續三至七遍,最后用叩擊振動法收功。
從現代醫學生理學觀點,人體的調節和控制,是通過人體的神經和體液兩大復雜途徑實現的,按摩的信息由神經系統傳導至各器官和組織,使它們產生興奮和抑制,收縮和舒張,同時由體液系統產生各種激素,作用于各器官和組織,從而調節新陳代謝和內臟功能,因此它既可以防病治病,又可以強身健體,是保健養生的一種好方法。
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