衰老是指人體在其生命的后期階段所出現的全身性、多方面、漸進性的虛弱和退化過程,是大自然的必然規律。《靈樞·天年》篇說:“人之壽百歲而死。”說明古人已經認識到衰老是不可抗拒的。幾千年來,人類追求長壽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,關于衰老的機理研究表明,衰老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其中血瘀對人體衰老的影響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和重視。
氣血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,是臟腑經絡等組織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。如《素問·調經論》所言:“人之所有者,血與氣耳。”《景岳全書》中闡述得更加詳盡:“凡為七竅之靈,為四肢之用,為筋骨之和柔,為肌肉之豐盛,以至滋臟腑,安神魂,潤顏色·..凡形質所在,無非血之用也。”可見,氣血調暢對人體健康長壽至關重要。
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,受到七情六淫、外傷跌仆以及各種疾病的影響,首先出現氣血失調,氣血流暢受阻而導致瘀血停滯,臟腑得不到正常濡養,日久出現臟腑虛損,而重點又是腎氣先虛,由于氣虛可導致瘀血停滯而臟腑氣化功能減退,出現了惡性循環,導致老年機體血瘀證的增加。氣滯血瘀對人體衰老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,有的學者認為腎虛和血瘀的發生率與增齡呈顯著正相關。有資料報道,科研人員對2251例健康老人調查顯示,人一旦進入老年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瘀存在,60歲以上的人有65.74%以上有血瘀存在。
血液流變學研究也揭示,老年人的紅細胞電泳和血流加快,血細胞聚集,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,全血及血漿黏度明顯增高。顏得馨教授指出,這些都可導致“脈不通,血不流”的瘀血病理改變。由于毛細血管代謝率下降,脂褐素等代謝物不能排出體外,沉積于體內及臟器組織,使臟腑組織功能減退或紊亂而出現腎虛血瘀衰老征象。因此,血瘀的病理狀態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,血瘀是導致人體衰老的重要原因。
臨床上,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如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肺心病、哮喘、慢性腎炎、更年期綜合征、神經衰弱、老年性耳聾、前列腺增生、糖尿病、心肌梗死、高脂血癥、心律失常、中風后遺癥、老年性癡呆、腫瘤等,都與腎虛血瘀有密切關系。

發表評論